top of page
多重格|多重框架裝置及舞美設計
2016中國陶瓷頻道美術館第一屆展覽|中國陶瓷美術館開館館
AMR_Wood Installtaion 1.jpg

地點:中國北京

 

展覽日期:2016.03.07-2016.04.07(進行中)

 

團隊:抗靜電架構

          馬丁·米勒,鄭默

 

特殊設計:中國傳統榫卯結合參數化設計

 

刊物:中國陶瓷頻道專題雜誌、中央電視台

該項目是北京一家私人美術館的快速改造:陶瓷通道美術館。 AntiStatics 受聘設計和翻新當前的博物館內部,並為新頻道啟動活動策劃第一次展覽。

 

編織物利用佛像與光的融合,同時起到在共產主義政府下隱藏非法偶像的作用,作為新陶瓷通道的開放的一部分。木裝置是一個動態的入口門,通過一個簡單的互鎖
當用戶通過 3d 波紋時,用戶會體驗到動態範圍的圖案。

中國·陶瓷藝術博物館建築群星影視影視園,是全球個以推廣北京陶瓷文化定位的專業化電視光頻道的主題。整個建築分為五層,地下一層到二層為陶瓷美術館,到五層為私人會所。 最初的畫廊的運營商希望對室內空間進行快速改造和首展的展陳。之內完成,同時造價也非常有限。

我們的設計從的選擇和室內空間的材料完整。 原有的美術館有一個12米通高的中庭區域,裡面有尊10米高的石製佛像。天和周圍的展牆混凝土材質。 ,空間屋比較冷。我們的想法是簡單的溫暖的溫暖的木製材料和軟性的布面材料去表現空間的禪意;同時通過對展覽地圖的調整,達到空間的視覺新體驗。達到了新的視覺衝擊力,並體最好地展示了中國傳統的陶瓷藝術,既需要創新也需要繼承傳統。展覽品疏密佈局和展覽流線為主。 美術館的入口區域和中庭區域是主要的公共交匯空間,我們採用了圓形幾何形態:入口木架展示裝置和中庭表演區布條裝置去營造一種全新的氣氛。

 

入口的木架裝置採用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通過參數化設計把木架的組合方式變成斜的45結構度角。通過簡單的連鎖幾何圖案,參觀者會隨著自身的移動體驗到一系列動態的立體圖形變化。木架同時具有作用,交叉格子之間可以展示小型瓷器。中庭佛像我們則採用白色布條的交叉幾何特徵,既作為表現禪意的裝置,同時成為表演區舞台的背景,與燈光的色彩變化融為一體。設計建造一體化是的又一:木架的一根根木條和長度精密的參數化計算;布條裝置的拉伸強度和拉伸、交叉造型也是通過參數化生成,從而形成設計製作的無縫連接。

antistatics architecture wood structure
antistatics architecture wood structure
antistatics architecture wood structure
antistatics architecture wood structure

© AntiStatics Architecture, 2015- 2022

bottom of page